当往日高悬于天的太阳逐渐被黑暗吞噬,白昼消失,天空变得昏暗,只有残余的部分还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人们抬起头,无不会感到灵魂上的震撼。这种现象,被我们叫做日食,顾名思义,就是太阳被吞食。在我国古代民间,也将这种说法称之为“天狗食日”,即天狗在那时候把太阳吃掉了。
当月球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三者恰好或接近连成一条直线,月球就会遮挡住太阳射到地球的光,而月亮的影子正好落在地球上,这时就会发生日食现象。所以如果真的存在所谓的“天狗食日”,那这只“天狗”也是月亮扮演的。在每个月的农历初一,即“朔日”时,月亮会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中间,和太阳一同运动,因而日食一般发生在朔日。但是由于月球运行的白道和地球运行的黄道并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二者存在一定角度上的偏差,所以并不是每月的朔日都会发生日食。
日食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全环食。
01日偏食
古语有云“日有食之,不尽如勾”,意思就是,发生日食的时候,太阳被吞食但没有完全消失,这时候剩下的太阳就像是一个弯钩。这是此时太阳和月亮并没有完全重叠,只有一部分被月球的阴影覆盖,另一部分发出的光依旧能射到地球。日偏食一般伴随着日全食和日环食,但在一部分地区会只发生日偏食。
02日全食
虽然月球比太阳小上许多,它的宽度只有太阳的四百分之一,但是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是地球和月亮距离的四百倍。所以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且位于近地点时,它的阴影刚好可以覆盖整个太阳,这时候就会发生日全食。但是由于太阳比月球大很多,所以只有在地球上的一小部分地区才可以看见日全食。
03日环食
当月球位于远地点时,它的阴影并不能覆盖整个太阳,此时太阳边缘的光芒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就形成了环绕在月球周围的一圈光环。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日环食”。
(金边环食)
04日全环食
日全环食能被看见的几率非常小,因为它只发生在地球表面与月球被光照射而形成的影子的尖端非常接近,或月球与地球表面的距离和月本影的长度很接近的情形下。但是日全环食并不会在同一地区的同一时间观测到,随着地球和月亮的运动,我们所看见的一般是从日环食到日全食再到日环食的现象。
小贴士
当然,虽然太阳被阴影遮挡住,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用自己的肉眼去观测日食。观测时间过长,我们不仅会短暂性失明,而且太阳发射出的红外线和紫外线依旧会对我们的视网膜产生不可逆的伤害。所以在观测日食之前,我们最好准备一副专门观测日食的眼镜。
《尚书》记载了一场发生在公元前2137年的一场日食,为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有关日食的记录。此外我国出土的一些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上也有和日食相关的记录。在此后的四千千多年内,我国史书上曾出现过有关日食的记载近一千次,记录数量位居世界榜首。在古代,人们通常将日食这一现象和上天的情绪结合在一起,且在多个国家都有专门的官员负责预测。
而在现代,随着科学的发展,“天狗食日”的传说逐渐远去,日食也获得了新的作用。例如在1919年,爱丁顿和其他人通过观测并计算日食发生时太阳附近星光的偏移度,从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而且,日全食发生的时候,正是科学家们观测太阳日冕层的最佳时机,促进了我们对于太阳的更深一步的了解。
太阳在古代一直被视作是上天的化身之一,古人为它撰写了诸多神话,它也激发了人们对于天体变化的诸多猜想,让人们将视线投入更广阔的天际。它是为地球带来温暖的播种者,也是人类探索无垠宇宙的引路人。
一审:潘芝鸣
二审:章 利
三审:李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