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服务 >> 天文科普 >> 正文

古代诗词里的天文那些事儿

发布人:日期:2022-08-21浏览数:


中国是最早研究天文的国家之一。《尚书·尧典》为记录上古时代圣王帝尧政典的书籍,其有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意为,于是命令羲氏、和氏,严谨地遵循天数,推算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制定出历法,把天时节令告诉人们。其实,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兴衰更替中,不少文人墨客都各显身手,用佳词佳句写下了对天文知识的理解。

《滕王阁序》选段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中国古人在观测日、月和五星(金、木、水、火、土星)时,将黄道附近的恒星划分为四组,即四象(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每一象又分七宿,总共为二十八星宿,即,

东方青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在中国古代占星术中,天上的某一片天区是和地上的国、州一一对应的,即分野。在《滕王阁序》中的“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指的是,天上的翼宿和轸宿两个星宿区,对应着地上的衡山和庐山,即现在的江西湖南一带。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赤壁赋》苏轼

注释:“斗牛”为北方玄武一象中斗宿和牛宿,此处意在以星衬月。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蜀道难》李白

注释:“参”和“井”对应二十八星宿中的参宿和井宿,与现如今四川区域对应,此处意在形容山顶之高,都可以触摸到天上的星宿。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赠卫八处士》杜甫

注释:“参”和“商”对应二十八星宿中的参宿和商宿,它们不能同时出现在天空中,有一颗出现,必有一颗从天空落下。此处意指作者和卫八处士,大概是由于宿命而久久不能相见。

《论语—为政篇》

孔子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在地球上,我们每天所见到的星辰变换,其实不是因为天上的恒星真的在运动(因为它们离我们太遥远了,恒星自身运动可以忽略不计),而是由于地球在自转。但北半球有一颗特殊的恒星—北极星,恰好处在地球的自转轴上,所以我们在地面上看着它似乎不转,但是万千星辰围着北极星转。

古人认为,北极星是千万星辰的中心。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为政者施以德政,那么他就会好像天上的北极星一样,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但群臣百姓都会拥护他。

中国古人除了在黄道附近划分了二十八个星区,还将北半球所能看到的其他星区划分为三个区域,即三垣(yuan),分别为紫薇垣、太微垣和天市垣。紫薇垣为天上君王的住所,其屋檐中心就是北极星。

除了小编所说的这些,应该还有很多很多天文诗词,欢迎留言分享......

一审:郭  涵

二审:章  利

三审:李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