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准接近地球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它的运行轨道在地球的运行轨道之外,火星公转周期为687地球日,火星和地球相互接近的时间间隔约为两年零50天。2022年12月1日10时17分火星最接近地球(准接近),为:0.544474430AU(天文单位)、8145万2214公里,视直径17.2角秒,视星等-1.8等。下一次火星接近地球在2025年1月12日22时,距离为0.642282544AU、9608万公里,也属于准接近。
火星合月&火星冲日
12月8日02:43火星合月(视赤经4h58m38s),地心所见火星在月球以南0.54度(在欧洲、北美可见月掩火星);12:08望(满月);13:42火星冲日,视直径17.0角秒,视星等-1.9等,位于金牛座,是观察火星的最佳时机。冲日和最接近地球的日期(12月1日)不一致是因为火星的轨道偏椭圆。
冲是行星离太阳180度,而望是月球离太阳180度。因为定义相同,所以本次火星接近冲的时候的月亮也是满月。
双子座流星雨极大期
年度三大流星雨之一的双子座流星雨(Geminids,00004 GEM),是来自3200号近地小行星法厄同(3200 Phaethon)轨道上的屑粒所衍生的。它将于12月4日至12月20日之间发生 。今年预计在12月14日21时达到极大期。届时,ZHR(天顶每时出现率)将达到150,1小时可见20~30颗流星。
双子座流星的特色为明亮,移速中等,适合各种观测的方式。辐射点在入夜后即自东北偏东方升起,但由于12月14日为农历十一月廿一的亏凸月,月光将影响后半夜至清晨时段的观测。
小熊座流星雨极大期
公元1449年,中国人记载了小熊座流星雨(Ursids,00015 URS)的存在。小熊座流星雨是每年固定发生的小流星雨之一,是全年最后一个流星雨。母天体塔特尔彗星(8P/Tuttle)是一颗周期为13.6年的短周期彗星,12月17日至12月26日的一周都是活动期。天顶每时出现率(ZHR)约为10,偶尔可达ZHR~50左右,流星速度慢(约每秒33公里),平均亮度暗淡(4等以下)。由于辐射点在小熊座β星北极二(帝)附近,靠近天北极,使得这群流星雨在北半球几乎整夜可见。今年12月23日18时17分为朔(新月),农历腊月初一,整夜都不受月光影响。虽然流星的数量不多,但它在圣诞节(12月25日)前出现,同样给人们带来惊喜。
月闪现象
流星体撞击月球表面而产生的闪光现象叫做月闪光(Lunar flare),简称月闪。由于流星的出现不易预测,在流星雨极大期间,月球流星体碰撞而产生月闪的机会最大,所以在流星雨极大期间,又碰上不是满月或者新月时,利用视频方法在夜晚监视月球暗面,便可记录月闪现象。
观测月闪须用口径20cm或以上望远镜,焦距1,000mm,半吋或更大的CCD或CMOS,赤道仪或望远镜附有旋场器的经纬仪,有月球追踪速度。电脑分析软件:VitrualDub、Limovie、Registax、LunarScan、Visual Spec等。
12月月相图
一审:黄敏慧 彭子豪
二审:章 利
三审:李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