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星座,很多人都知道12星座。那是3000年以前,没有灯光闪烁和大气污染,夜晚星光璀璨,西方古人也没有电视机和手机,夜生活仅是仰卧在无边星空下,所诞生的对神秘宇宙的无限遐想。每一个星座都是一个有故事的存在。可星座却远远不只是我们知道的12个呢......
一、星座的起源
西方天文学的最早文字记录来源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征服苏美尔政权的古巴比伦人获取其天文成果后,将星星与巴比伦神话联系在一起,在非科学动机的驱使下,继续发展着占卜术。
此时星座的数目十分有限,无法有效揽括大部分星空。而当时就已诞生的十二星座(黄道十二宫)主要是用来记录时间。古希腊人率先以科学的目光望向天空,却仍在补充和发展巴比伦星座中保留着神学思想。
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克劳狄斯·托勒密把夜空的群星划分成了48个星座,把它们想象成希腊神话中的人、动物或物品。我们现在讲星座名称时经常会提到这些西方星座文化。
由于人类脚步的局限性,星空与人的联结当时只发生在北半球所能仰望的浩渺星空里。直到16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兴起,欧洲的探险家们带回有关南半球星空的信息,天文学家很快就把这些新发现融入了自己绘制的图表中,命名了显微镜座、望远镜座等等。
随着星空领域的扩大,科学家们对星座的划分也有不同的意见和理解。为方便科学研究,193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统一将全天星空划分为88个区域,即88个星座。从此,天空的所有天体都能对应于某一个星座。
二、星座的划分
星座的划分一般分为两种标准,一是按天区划分,二是按家族划分:
按照天球位置进行天区分类,这88个星座可以被分为29个北天星座、12个黄道星座、47个南天星座。
按照星座家族划分方式,又可归类出8个星座家族:大熊家族、黄道家族、英仙家族、武仙家族、猎户家族、幻之水族家族、拜耳家族、拉卡伊家族。
星座的划分标准与神话、传说、观测和文化背景紧密相连,所以分门别类,但是不同的划分,最终构成的还是一个整体。
大熊星座家族是环绕北天极的10个星座,跨越范围从北球天极至–30°。黄道星座家族就是我们所熟知的12星座加上一个南天星座的蛇夫座(虽然并非黄道星座,但也被黄道带所穿过,故也属于黄道星座家族)。
英仙星座家族总共9个。武仙星座家族为18个星座,主要分布在从北纬60°至南纬70°的西半球。
猎户星座家族的5个星座,这个家族可以用一句话总结:猎户为首,带着大犬、小犬和麒麟,追逐着天兔。幻之水族星座家族的9个星座是湖泊、河流、海洋生物和船只的组合。
猎户星座家族的5个星座
拜耳星座家族的11个星座,都是约翰·拜耳在1603年命名和介绍的,因为这些星座都在偏南方的天空,古代的希腊人和罗马人都未曾看过这些星座,故到了17世纪才被命名。拉卡伊星座家族的13个星座同理于拜耳星座家族,是南天天文之父尼古拉斯·拉卡伊在1756年命名和介绍的。
三、星座内天体的命名
星座内部的天体命名主要是基于天文学的体系和国际规范。主要有四种命名方式:
第一星际编号: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的规定,每个星体被赋予一个独特的星际编号。例如,星际编号为HD 42111的天体。
第二巴耳术语:使用巴耳术语(Bayer designation)来命名星座内的恒星。这种命名方法将恒星按照亮度顺序附加在希腊字母之前。例如,巨蟹座最亮的恒星被命名为α (Alpha) Cancri。
第三弗拉姆斯特序列号:根据天体位置先后顺序,使用弗拉姆斯特(Flamsteed)序列号来命名星座内的恒星。例如,在巨蟹座中,恒星被标记为73 Cancri。
第四临时命名,例如J0012345+678901,这种命名方式在确认和分类后将被替换为更正式的命名方式。
巨蟹座的α Cancri(简称α Cnc)
星座是研究天文学最基本的工具,是将宇宙进行排序的重要方法。即便到了今天,区分天空中的星座样式、了解明亮的星体以及天空中的重要目标,仍然是天文爱好者探索宇宙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通过星座去认识整个宇宙,这也何尝不是我们与古人对话的另一种方式呢。
最后,我们用星座助记歌来结束本篇吧:
仙王仙后驾天龙,发现大熊逗小熊。
仙女英仙骑飞马,三角蝎虎伴马行。
海豚习箭掠狐尾,天鹅抚琴走天鹰。
武仙赠与牧夫冕,猎犬披发觅狮踪。
天猫夤夜访鹿豹,御夫讲给猎户听。
斜跨麒麟傍双犬,鸽飞兔跑江外惊。
双鱼救羊牛入水,二子烹蟹狮腾空。
室女执秤蝎尾翘,人马收羯入宝瓶。
南鱼天鹤杜鹃会,玉夫凤凰水蛇灵。
飞鱼剑鱼网罟案,雕具天炉与时钟。
南船分作帆尾底,绘架罗盘和唧筒。
六分长蛇争霸主,乌鸦巨爵一边倾。
半人半马豺狼惧,南冕望落天坛中。
尺规画作南三角,十字天燕逐苍蝇。
南极孔雀衔蝘蜓,印第安瞄显微镜。
蛇夫怒断巨蛇体,留得盾牌挂夜空。
造物神奇如彩梦,日追月随绕不停。
都说最美繁星夜,八八星座记心中。
文献参考:
《众神的星座》江逐浪
《星座全书:全天88星座及其他天体野外观测图鉴》(英)贾尔斯·斯帕罗
一审:段楚楚
二审:章 利
三审:李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