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单个光学微腔中的非厄米光学效应
报 告 人:万文杰 教授(国家青年人才),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方向:非线性光学与纳米光学
报告时间:2025年5月6日(星期二)上午09:30
报告地点:量子楼309
报告摘要:
传统宇称- 时间对称系统是指空间上的对称关系,如基于有源 - 无源耦合光学微腔的 PT 对称结构。而此类空间对称受限于双体结构,为了突破此类限制,我们提出了人工合成频率空间的概念, 成功将宇对称拓展至频率空间:具体来说,我们采用微腔中基于光声作用的受激布里渊效应,在频率上将两个光学模式通过非线性耦合起来,而其中泵浦模式为损耗模式,激发光模式为增益模式, 完美的演绎了频率谱上的宇称 - 时间对称。在此基础上,通过调谐和增益作用,我们成功的在单一光学微腔中观测到了 PT 对称破缺效应,为后续在此类人工合成频率空间中的非厄米效应打开了一条新的大门。
报告人简介:
万文杰,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和物理系双聘研究员。2000年考入南京大学,后赴香港科技大学于2004年获学士。2010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加入耶鲁大学参加博士后工作。2011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双聘于密西根学院、物理系为研究员。于2009 年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2011 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2016 年获得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首席科学家。课题组的研究领域为非线性光学与纳米光学,重点集中在物理层面对纳米结构的非线性光学及量子光学特性的研究,以及超分辨率的显微镜的研发。拓展纳米光电子学在能源、信息和生物领域的应用。
课题组的研究领域为非线性光学与纳米光学,重点集中在物理层面对纳米结构的非线性光学及量子光学特性的研究,以及超分辨率的显微镜的研发。拓展纳米光电子学在能源、信息和生物领域的应用。